塑化劑 充斥你我生活中
更新日期:2011/05/30 23:01 最近起雲劑被違法添加塑化劑的風波越燒越大,究竟什麼是塑化劑?其實塑化劑是添加在塑膠製品裡的化學物質,主要用來讓塑膠定型用的,但幾乎每次消基會抽查市售的塑膠製品,都會發現塑化劑或雙酚A有過量現象,到底這些物質對人體有什麼影響,我們帶您來了解。
熱騰騰的飯菜,放在塑膠便當裡,滾燙的熱湯,也拿塑膠袋來裝,即使想喝個現泡的熱茶,用得還是保麗龍杯,日常生活中,不管是吃的喝的用的,幾乎都是塑膠製品,雖然用起來很方便,但可能暗藏危機。
有毒的塑化劑,是環境荷爾蒙的一種,吃多了可能會造成不孕,或生出畸形兒,最常見的是鄰苯二甲酸酯類,不管是保鮮膜、免洗餐具,還是指甲油、髮膠、乳液,甚至小朋友的玩具、拖鞋,通通可能看到它的蹤跡,即使你想逃都逃不掉。
我們吃下的毒素還不只一樣,PC材質的容器,像是運動水壺、嬰兒奶瓶,都很堅固,就是因為拿雙酚A來塑形,甚至隨手拿得到的收據、帳單,上頭的字也會用到雙酚A,處處都有致癌危機。
塑膠這麼毒,生活卻又少不了它,到底該怎麼用才能安心呢?塑膠製品最怕熱,要判斷不同材質的耐熱溫度,其實有撇步,轉一轉塑膠容器,可以看到三角形的回收標誌,裡頭記載1到7的識別碼,5號的聚丙烯最耐熱,可以用在超過100度C的食物,2號和4號的聚乙烯也相對安全,1號的寶特瓶和3號的PVC,耐熱溫度都在60到80度之間,過熱容易產生塑化劑。
6號是PS或保麗龍 ,最高不能超過90度C,否則會釋放有毒的苯乙烯,7號其他類最常見的是PC,可以耐高溫到130度C,但可能溶出雙酚A,塑膠種類實在太多,光靠回收符號來判斷,恐怕還是一頭霧水。
政府從101年起加強塑膠材質的耐熱標示,但隨著溫度越高,有毒物質溶出的越快越多,專家建議,除了要確實遵照,不同材質的耐熱溫度,更重要的還是少用塑膠,如果真的要用,也要避免高溫、油脂以及強酸強鹼,才能遠離塑化劑的危害。
網誌管理員已經移除這則留言。
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