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, Blogger...

2011年5月31日 星期二

凡是裝在塑膠容器的熱食、冷食,民眾吃下肚後,對身體都不好

【記者許純鳳台北報導】學者警告孕婦吃進塑化劑,將會影響胎兒健康,所以孕婦必須小心防範,以免受到塑化劑的危害。為了下一代的健康,成功大學環境醫學研究所教授李俊璋等學者,30日召開記者會,要求行政院衛生署、環保署進行大規模出生世代長期追蹤調查研究,以廣泛了解環境塑化劑之類的環境荷爾蒙對下一代健康的長期影響。


▲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保中及其他公共衛生學者於30日發表建議,經濟部標準檢驗局應訂定標準強制檢驗食品添加物,並仿照歐、美、日等國家進行大規模出生世代長期追蹤調查研究,以廣泛了解塑化劑一類的環境荷爾蒙對下一代健康的長期影響。(圖文/黃士航)


李俊璋指出,根據研究顯示,塑化劑DEHP會穿透胎盤,進入到胎兒體內,危害胎兒健康,尤其是生殖危害,所以在毒飲的風暴下,孕婦必須特別注意,盡量避免塑化劑等環境荷爾蒙的暴露。


紝娠霜需要慎選


李俊璋建議孕婦用餐時,不論冷、熱食,最好不要利用塑膠容器盛裝食材,以免塑化劑影響健康。此外,市面上販賣的紝娠霜亦可能含有塑化劑,所以他建議孕婦必須小心選購紝娠霜,以維護母體、胎兒的安全。在嬰兒用品的部分,他也建議家長使用矽膠製的吸乳器、玻璃製的奶瓶,讓新生兒遠離塑化劑的毒害,才能健康成長。


愛喝飲料的族群也要注意,尤其是6到18歲發育中的孩童或青少年,倘若飲用數量多的話,致癌的風險也相對提升。李俊璋提醒,倘若半年來每天喝一杯手搖飲品的話,即為高危險群,最好到醫院驗尿、驗血,了解身體健康狀況,如果有任何疑慮,可以求助於專業醫生診斷。


冷熱食都有風險


台大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研究所副教授吳焜裕提到,雖然塑化劑可以排出體外,但事實上塑化劑在代謝的過程中,已經對於健康造成危害,所以民眾盡可能不要吃到受塑化劑污染的食物。


過去民眾多以為只有熱食裝在塑膠容器裡,才會產生毒素,李俊璋則澄清,凡是裝在塑膠容器的熱食、冷食,民眾吃下肚後,對身體都不好,所以他提醒民眾,倘若不希望受到塑化劑的危害,儘量多以瓷器、鋼杯取代塑膠容器,減少塑化劑的傷害。


與會學者建議環保署加強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,明訂毒性物質的使用,不僅要求申報,並且積極查核其使用量、用途,從源頭管控,才能杜絕類似情形發生。


塑化劑的影響層面很廣泛,不只是添加在飲料內,還有許多日常用品也會釋放塑化劑,例如化妝品、食品容器。因此,學者強烈建議經濟部標準檢驗局訂定標準強制檢驗,要求業者在製作或進口民生用品時必須合乎檢驗標準,確保民眾健康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